浙江发展的法治密码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早春时节,第一茬新鲜蚕豆行情最俏。采摘、打包、装车……浙江省温岭市石桥头镇桥浦村村民们从下午忙到晚上。第二天清晨,这些蚕豆就会出现在400多公里外上海市民的菜篮子。早春时节,第一茬新鲜蚕豆行情最俏。采摘、打包、装车……浙江省温岭市石桥头镇桥浦村村民们从下午忙到晚上。第二天清晨,这些蚕豆就会出现在400多公里外上海市民的菜篮子。?
这个村的村民在本世纪初尝试以股份制形式创立了农民专业合作社——温岭市石桥头镇蔬菜专业合作社,蔬菜营销风生水起。和商业头脑同步的是契约精神和法治内涵,一部田间地头“种”出的法律《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社条例》于2005年出台实施,解决了经济主体合法性等问题。隔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制定颁布。?
在浙江这片市场热土上,法治精神始终和人民群众在改革开放征程上的创造伟力共生共荣。浙江省在市场经济早期成就基础上能够持续保持高位增长,除了经济领域的创新创造之外,还蕴含着深刻的法治密码。2006年,浙江省委作出了建设法治浙江的重大战略部署。15年来,法治成为“核心竞争力”“最好的营商环境”,化作普遍共识,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成效显著,驱动省域发展汇入全面依法治国的历史洪流。?
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社会全面进步才有切实保障?
作为蔬菜合作社创立的亲历者,温岭市石桥头镇经济发展办主任黄世鹏回忆说:“镇里的蔬菜种植原来是零散经营,组建的合作社能不能作为经济主体,如何运行?逻辑需要理顺。比如合作社是服务社员的,运行遵循的是一人一票,这些不同于企业法人、也不同于社会团体法人。如果没有法律规范,不利于长远有序发展。”?
地方立法完成后,浙江省目前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已达4.23万家,成为浙江农村居民收入连续35年领跑全国各省份这一现象的重要柱石。?
农民卖菜等诸多“小问题”背后,是浙江进入社会经济发展快车道后,需要用何种思维、方式解决好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等各方面新问题的系统性之问。浙江省认识到,只有在法治轨道上规范社会主体行为,引导各方面统筹发展;使各项建设都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经济、政治、文化和谐发展与社会全面进步才有切实保障。
湖州市织里镇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的工作人员在后台处理各类纠纷、投诉事件。织里镇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将多个职能平台打通,提升各类矛盾纠纷、违章违法事件处理效率(3月9日摄)。?新华社记者徐昱摄?
立法是法治源头,良法是善治基础。“浙江注重立法地方特色和管用实用,健全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工作机制,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制度供给。”浙江省委依法治省办副主任、省司法厅厅长马柏伟说。?
据统计,15年来浙江围绕高质量发展、生态环保、新经济新业态、保障民生等重点领域,制订(修订)地方性法规160件、修改212件次,批准设区的市地方性法规319件,基本形成了较完备的地方性法规制度体系,充分发挥立法引领作用,强化经济社会发展制度供给。?
浙江省人大法制委员会主任委员丁祖年说,浙江尤其加强创制性、先行性立法,实现立法与改革决策有机高效衔接。有20多部地方立法开创全国第一,如全国第一部促进民营企业发展的省级地方性法规《浙江省民营企业发展促进条例》、全国第一部以促进数字经济发展为主题的地方性法规《浙江省数字经济促进条例》等。?
《浙江省民营企业发展促进条例》有很强的针对性,规定坚持竞争中性原则,打破各种“卷帘门”“玻璃门”“旋转门”,明确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以外的行业、领域、业务等,民营企业均可依法平等进入。支持和鼓励民营资本参与国企混改,除国家另有规定外允许民营资本控股。规定金融机构在贷款利率、贷款条件、工作人员尽职免责方面不得对民营企业设置不平等标准和条件,并对政府的行为诚信作出规定。?
“规定行政机关应当保持政策的连续和稳定,依法作出的政策承诺以及依法订立的合同,不得以政府换届或者领导人员更替等为由违约毁约。”丁祖年说。?
浙江建立了全国第一家立法公开的专门网站“地方立法网”,率先实现所有法规草案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被称为“永不落幕的立法听证会”;建立全国第一个地方立法专家库,有效推进专家参与立法制度化系统化;在全国率先建立法规起草小组制度,大部分法规起草实现实践工作者、立法工作者和专家“三结合”;率先构建人大代表分专业有重点参与立法工作机制,提升人大代表参与立法的实效;最早提出精准选题、精良设计、精炼表达的“三精”立法理念和标准,成为全国地方立法理论与实务界关于优化地方立法路径的共识。?
文章来源:《法制博览》 网址: http://www.fzblzz.cn/zonghexinwen/2021/0423/977.html